招商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4日在SNEC第十届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展览会上宣布,将在大同建设全球首个熊猫光伏电站。
由于晶格结构的差异,单晶的光电转换效率通常比多晶高,但是光伏发电主要还是考虑性价比,行业内的公认指标是LCOE(LevelizedCostofEnergy),即平准化度电成本。EnergyTrend曾表示,单晶硅片的供过于求已非常明显,2015年单晶产能达15GW,实际需求量不过是9.5GW。
不过,隆基股份此后意识到了重海外、轻内地的问题,2015年调整战略,着手全面推行单晶的金刚线切工艺、降低非硅成本,重设组织架构,建立了硅片事业部、组件企业乐叶光伏、隆基能源、乐业能源等。公开资料也证实了他的判断。然而2015年全球的装机量是53GW,行业产能过剩,并不像外界所说的那样供小于需。朱战军判断,今年预计还有10G瓦左右的新增产能出现,市场压力不小。不仅是多晶、单晶,组件、电池及多晶硅等产品的生产线全部爆满。
备货多晶和单晶、再抢装电站并指望更高电价补贴的电站投资商已然绝迹,人们再怎么拼命安装组件及设备,都赶不上6月底这一大限并网了,为什么还要大举采购呢?资深光伏专家廉锐对记者表示,硅片售价自然而然也要下调了。作为主导整个产业的多晶产品,目前市场份额也趋于稳定。跟踪技术可让光伏板如向日葵一般追逐太阳光伏跟踪系统的设计原理并不复杂。
大同领跑者基地一期项目预计于本月底并网发电。王俊摄平价上网压力下,国内光伏行业正使尽浑身解数,寻求度电成本最小化。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资源及总图所所长马高详在解读光伏跟踪技术制约因素时说:成本是个较大的问题。不过据记者了解,随着业内优秀制造商的技术不断进步与成熟,光伏跟踪产品的生产成本在不断下降,可靠性则在不断提升,出现故障的概率较早期大幅减少。
PGO光伏绿色生态合作组织会长李原在会上表示。成本较高的跟踪产品,对开发商的吸引力不会有多大。
毫无疑问的是,光伏电站开发商非常乐于使用成本低、可靠性高的跟踪系统。记者在黄山睿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基)光伏跟踪试验场数据采集与展示系统上看到,安装在固定、固定可调、平单轴、斜单轴、双轴支架上的等容量光伏板,当日截止到17时48分的发电量分别为:35.39千瓦时、37.57千瓦时、40.99千瓦时、42.34千瓦时、46.91千瓦时。趋势果真如此吗?记者当天在休宁县采访了与会的部分企业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并走访了相关试验场地,试图寻找答案。孙海涛说,用了跟踪技术后,光伏板能随时调整角度,电站便不再容易受到灾害天气影响。
其中,创新光伏技术、提升发电效率,是最核心的路径之一。今年3月份,一场暴风就在青海省共和县吹翻了不少光伏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致辞中称:随着上网电价下调,光伏跟踪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变得非常重要。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可靠性是关键从大格局着眼,光伏跟踪技术离火起来的日子似乎已经不远了,但现阶段仍有短板待补,否则前景会大受影响。
补贴退坡与领跑者计划驱动跟踪技术应用看上去长处多多的光伏跟踪技术,实际应用情况如何呢?2014年,泰国在南邦府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山体光伏跟踪电站,总装机容量12.744万千瓦,采用的是睿基研发制造的平单轴联动跟踪系统。在国内,运用了跟踪技术的光伏电站亦为数不少。
许多电站建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风大、沙多、雪频,给电站运维造成困扰。图为安徽省休宁县睿基光伏跟踪技术试验场。
早期市场上一些跟踪产品缺乏可靠性,常有电机和控制器失准、转动系统失灵、轴承打滑等缺陷,影响较坏,导致许多投资商不敢再尝试。对比上述数据不难发现,传统固定式光伏板是发电效率最低的,采用了单、双轴支架及附属系统的光伏板发电效率的确相对较高,而后者就是光伏跟踪技术的主要应用形式。届时,由开发商在各个环节精益求精打造出来的光伏电站,将接受实践的检验。气候、设备一样的情况下,长期监测数据显示,它比没用跟踪技术的邻居多发了21%的电量。出现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光伏补贴面临退坡压力,平价上网大限日渐逼近,电站开发商急于降低度电成本,拓展利润空间;二是领跑者计划刺激作用显著,对光伏产业链条上的优质企业、先进技术,形成了聚拢效应。此外,受益于单、双轴支架,安装了跟踪系统的光伏电站,可与农业生产结合得更紧密,在池塘、山地、荒地等环境下,运转灵活,比传统电站有优势。
睿基总裁孙海涛告诉记者。马高详表示,国内光伏跟踪市场规模尚未形成,跟开发商对跟踪产品可靠性的担忧也不无关系
在不增加背板采购成本的基础上每块组件获得额外4元的收益。不仅能在实际使用中满足25年寿命使用要求,还能帮助发电企业增加发电量,从而降低发电成本,让光伏企业延缓衰老。
根据客户的实际使用反馈,功能+背板直接帮助每块组件提高了1瓦的发电功率。组件质量差,直接导致光伏电站出现热斑严重、隐裂厉害、功率衰减,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完全不能发电,投资打水漂的情况。
常规背板的反射率在80%左右,O系列背板具85%-93%的高反射性,而每提高1%的反射率可帮助光伏组件实现0.1%的功率增益。致力于光伏背板功能化、区域细分化的研究开发,为不同地区光伏电站提供可靠、高效、低成本的高品质光伏背板。实现客户增值愿望在光伏发电领域,无论是组件企业还是发电企业,都希望实现效益最大化。此次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中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功能+背板新技术的推出,为客户提供更加绿色环保、可靠高效、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为光伏行业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已经为光伏行业敲响了警钟,解决光伏电站质量问题确实已迫在眉睫。光伏发电降本增收将是永恒的话题。
据中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王同心博士介绍,在高湿热气候条件下,需要光伏背板具备高阻水性能和高耐水解性。中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分管技术工作的副总经理蒋贤明介绍说,中天光伏材料推出的O系列背板,具有高反射的特点。
截至目前,中天O系列背板累计供货超过2.5GW,引发了一场行业背板功能化的研发热潮。王同心表示,在户外光伏组件发电过程中,尤其是分布式发电,容易出现由于建筑物、粉尘、灌木等对组件造成遮挡,进而出现热斑现象。
分别可差异化满足高湿热地区、干热地区、高纬度地区等典型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光伏电站需求。来自海内外100多位专家对中天光伏材料功能+背板新技术呵护光伏发电生命线的做法表示赞赏。为了呵护好光伏发电的生命线,公司在行业首次提出了功能+背板的理念。中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作为组件关键材料光伏背板的提供商,从供给侧通过产品创新升级,帮助组件企业和发电企业实现增值愿望。
如公司自主研发的功能+背板(简称O系列背板),具有高阻水、高耐温、高反射和高散热等特点。中天O系列背板通过内层膜材料的特殊设计,将单面氟膜型背板耐温性上限提高了20摄氏度。
功能+系列背板通过背板内层膜的特殊配方结合背板结构优化设计,可降低光伏组件发电温度2摄氏度以上,帮助电站实现0.5%的发电增益。高阻水性可有效减少水汽进入光伏组件内部的,降低光伏组件产生蜗牛纹、PID等不良现象,确保组件高效发电。
晶体硅光伏组件发电是负的温度系数,即发电时组件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发电功率就会下降0.4%。中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是中天科技股份控股子公司,专业从事光伏背板的研发和制造。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